5年前的霍城县大西沟,基本上就是30年前的大西沟,甚至满大街都露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气息。然而在短短3年内,这里已经与新疆任何一个经济发展良好的乡镇没有太多区别。5年前,“想回忆童年吗?去大西沟转转。”这句流传在霍城县的话,适用于“80后”“70后”“60后”。现在,“到大西沟玩去”成了旅游爱好者常说的一句话。因为旅游业,改变了这个边境乡的一切。
曾经被遗忘的角落
在大西沟乡一些人的记忆里,过去,只有在每年一次的庙会时外面的人才想起大西沟,然而当庙会散去,香火褪尽时,大西沟又会恢复它的安静和幽闭。无数岁月,大西沟一直保持着它的样子。
8年前,马红菊从银行调到大西沟乡政府工作,这里距离清水河镇只有13公里。后者作为连接伊犁河谷腹地与哈萨克斯坦、内地最重要的三岔口,被当地人称作“小上海”,繁荣程度甚至超过了30公里外的霍城县城。
然而仅仅13公里外,大西沟乡却像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马红菊说,她来报到的第一天,下车后站在一个空旷、寂静的十字路口,四面都是破房子,她甚至没法相信这是一个乡的乡政府所在地。
12月20日,马红菊指着路边几间矮小的青砖房告诉记者:“喏,就像那样的,几十年前的房子,没拆的就那几间了。”
大西沟既不属于交通要道,也不属于战略要地,这是一个窝在西天山深处的地方。马红菊说:“我刚来这里时,邀请同学们过来玩,他们来了后说十年前来这里就是这样,现在来了还是这样。”
马红菊去趟县城成了一件困难的事,需要提前两个小时出门。“因为没多少人外出,小车司机就为载够4个人,可以开车在这个十字路口转悠两个小时。”马红菊说,“人们出门相遇,直接把摩托车在马路中间一停,开始聊天。”因为与外界缺少联系,大西沟乡成了一个较封闭的地方。
找到叩开外界的金钥匙
人们并非不想见识外面的世界,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方式,直到2010年,人们在这一年才较普遍地知道:乡里唯一的大十字路口西边十几公里外,深掩在山坳里的那所破败庙宇,曾是新疆最大的道教场所。而漫山遍野的野苹果、樱桃李、野山楂等,更将这里的群山装点得绚烂无比。
旅游业,成为打开大西沟乡封闭之门的钥匙。
当国家对新疆的支持迈上一个新台阶时,霍城县政府首先想到的是修通那条通往清水河镇的崎岖道路。2013年,道路修通,柏油路直接通向大山深处那座神秘的庙宇和绝美的风景。“中华福寿山”的名字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上,传播向疆内外的各个地方。
景区的环线道路在很短时间内修好,门禁、区间车、木栈道、卫生设施一应俱全,如今的中华福寿山,挂着4A级景区的牌子,而这些变化是向游客开放不过两年多时间完成的。
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大西沟乡的民生建设飞速发展。从2014年至今,仅全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就达3.1亿元,相当于2014年之前12年的总和。2015年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122元,是2010年的一倍多。今年截至目前,中华福寿山景区旅游人数已达到11万人次。
那个十字路口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年的破败景象,神气漂亮的新房从路口延伸到乡里的每个村庄,一起延伸的还有平整的柏油路,它铺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踏出家门,就可以开着车沿这条路驶向那个十字路口,然后是清水河镇、乌鲁木齐、北京……
这个偏僻的山沟骤然向外界打开。比起钱包的鼓胀,更重要的是,人们有了更多与外界交流的机会。马红菊再也不用提前两个小时出门了,乡里通往清水河镇的公交车15分钟一辆,从9时一直到22时,人总是满满当当。
古老乡村焕发活力
12月20日,大西沟下起了大雪。在纷飞的大雪中,65岁的大西沟边防派出所护边员木坦·木哈买地穿着一身绿军装,为记者介绍他的经历。木坦告诉记者,这身衣服是10年前大西沟边防派出所所长艾力送给他的。
一直以来,这位护边员就和当地边防派出所关系亲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阿克恰孜村的村民们开始叫他“木所长”,这个称号就这样流传下来。如今,大西沟边防派出所外勤民警阿巴依·包贤也这么称呼他。
几十年的岁月里,木坦一直住在大山深处,留意着边境上的风吹草动。去年护边员补贴大幅提高,作为护边户,木坦和妻子的生活好了很多。然而在这之前,他们的心病就已经解决了。
儿子阿曼·木坦身有残疾,原来一直待在家,寡言少语。直到景区成立,阿曼当上了门卫。整个景区有70多名工作人员,除了五六位干部外,其余全都是像阿曼这样的本地劳力。
“他现在开朗了很多,经常和外地的人说话,都会说汉语了。”木坦的眼角微微眯着,“有人和他说话就好,各个地方的人都有。”木坦将自家路边院子的毡房包给了别人做牧家乐。从乡政府到景区门口10公里左右道路的山坡和溪流边,时时可见牧家乐的招牌。旅游业不仅解决了儿子的就业,更让木坦一家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十几公里外,上大西沟村,朱麻洪·卡依木阿吉站在村里的养殖小区里,乐得合不拢嘴。这位38岁的青年从里到外洋溢着一股乐观的气质。从23岁开始养20只羊的朱麻洪,现在已经是乡里最大的养殖户了。在他身后的棚圈里,210头育肥牛和650只羊正在安然进食。“今年估计能有80万元的收入,哈哈哈哈!”朱麻洪笑得很灿烂,雪花落在脸上都站不住。
“老板来收羊时,车直接开到养殖小区门口,太方便了!”朱麻洪说,“3年前可完全不是这个样子。路特别差,老板根本不来。”那时的朱麻洪,只能用小车把牛羊拉到清水河镇的大路边,再转到收牛羊的大车上。“这三四年乡里明显变好了,变化快得很。”朱麻洪看得很清楚,“搞了旅游之后,路、渠、新房子、生意,各种事情都被带起来了。”
3年时间,通过一项正确的产业政策,中哈界山深处这个沉寂了数百年的乡村焕发了蓬勃活力。大西沟有着独特的小气候,与清水河镇一河之隔,就经常需要从棉衣换成毛衣。“我们争取在2020年,让旅游业成为这里的支柱性产业。”该乡党委书记李彬说,“同时稳当地增大特色林果业的比重,这里的野酸梅酱已经非常好了,以前只有本地人吃,现在通过旅游业,已经卖到了广州的超市里。”(伊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