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在位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孙扎齐牛录镇阿帕尔村的禾春槿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春耕启动现场,5台拖拉机拖挂着农用机械在田野中耕耘,正式拉开了该县春耕生产的序幕。随着气候逐渐回暖,伊犁河谷也进入春播好时节,各县市抢抓有利时机,积极打好新一轮农业生产“第一仗”,全面推进春耕春播工作,确保全年农业生产良好开局。2025年,伊犁州直计划春播作物面积716万亩。截至目前,完成春播作物1.65万亩。
禾春槿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春耕启动现场。杜磊摄
禾春槿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俊杰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将种植1.3万亩地,其中种植冬小麦5000亩、制种玉米1000亩、常规玉米7000亩。为了提高产量,合作社高度重视现代农机具和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合作社共有拖拉机、播种机、无人机、苗床整地机、收割机等20余台(套)现代化农业机械,采取玉米“40厘米+70厘米宽窄行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等,实现粮食产量持续提高。
罗俊杰说:“合作社成员平均年龄27岁,掌握北斗导航、智能无人机、卫星遥感、物联网预警、APP远程操控多光谱等12项数字农技,我们把代码写进田垄,用科技重新定义‘面朝黄土背朝天’。我们要让每一粒粮食都写上中国‘智’造。”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开端,直接关系到粮食和农作物的产量。今年,伊犁州紧盯春季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坚持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全面推进春季农资储备、农资打假、农机检修、用水调度等春耕备耕重点工作措施落实,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开好局、起好步。
伊犁州农业农村局多次就农资储备、农业执法、农机检修等工作进行分析研判、安排部署,成立由班子成员任组长、站所业务骨干为成员的11个春耕备耕工作服务指导组,下沉基层一线。通过理论授课、现场观摩培训等方式,开展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专题培训,因地制宜开展春季冬小麦返青苗情监测、农作物病虫害、有害生物调查防范、春季田管技术等方面指导服务,开展破雪施肥面积达25万亩。
建立农资储备调度工作机制,对州直农资需求全面摸底统计,协调农资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加大农资生产和调运力度,同时与市监等部门联合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确保春耕农资供应充足,农户用上放心农资。截至目前,州直化肥需求量(折纯)13.06万吨,已到位13.9万吨,到位率107%;种子需求量4.1万吨,已到位3.7万吨,到位率90%。
春耕生产“进行曲”正在上演。杜磊摄
为提升农机作业水平,自年初以来,州直各县市积极开展农机具检修和调试,科学推广无人机施肥、无人机病虫害防治技术,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和报废补贴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大力推广分流式平地机、高性能气力式播种机,鼓励农户购买先进实用的农机具,进一步提高春耕播种农业机械化水平。截至目前,州直累计培训机手、修理工人15251人,检修、调试农机具3.17万台,预计投入农机具数量6.37万台(其中无人机407台)。州直购置农机具3154台,发放补贴4583万元,受益农户2179户;报废更新农机29台,发放报废补贴15.91万元,受益农户28户。
伊犁州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农药管理处)处长余高锋说:“我们将全力以赴抓好春耕备耕工作,继续围绕种子、化肥、农药等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及产销对接调运配送工作,从源头上保障农户农资使用安全充足;进一步强化科技装备支撑,推广应用先进实用农机具,保障作业质量,不误农时完成各项春播任务,坚决打好夺取全面丰收丰产‘主动仗’。”(记者杜磊通讯员关寒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