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记者从伊犁州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制定了《伊犁河谷玉米密植精准调控吨半粮(1500公斤/亩)高产技术模式》,该模式为全国首个玉米单季吨半粮高产技术模式。
《伊犁河谷玉米密植精准调控吨半粮(1500公斤/亩)高产技术模式》内容包括玉米种植全过程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等,该技术模式以增密种植为增产核心,运用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条件,在玉米生长的全过程按需分次、局部定向供给水肥,有效解决了玉米密植出现的“倒伏、空秆、早衰、抗性减弱”等突出问题。
从2023年开始,伊犁州引进中国农科院李少昆研究员团队,与州县农业技术人员混编,建立了伊犁州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在州直各县市建立示范基地,重点组装集成精细整地、精量播种、合理密植、滴水齐苗、精准化控、水肥一体化和水肥延长、一喷多促、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示范展示玉米密植精准调控吨半粮高产技术模式,2023年伊宁县喀什镇玉米百亩攻关田亩产1545.94公斤,创全国高产纪录。2024年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察布查尔镇玉米百亩攻关田实收面积118.13亩,单产1576.88公斤/亩;巩留县阿尕尔森镇玉米千亩创建田实收面积160.5亩,单产1550.15公斤/亩,再次刷新全国高产纪录,在伊犁河谷初步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玉米增产模式,带动大面积提高单产。
伊犁州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农药管理处)处长余高锋介绍,2025年,伊犁州更加突出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以整乡整县提单产为主攻方向,以大面积增产的确定性应对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以大面积增产推动大面积增效,组织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技术人员以及种植能手,对2023年、2024年创高产纪录进行全面复盘,分析高产的原因、技术要点,形成了《伊犁河谷玉米单季吨半粮高产栽培技术方案》《伊犁河谷玉米密植精准调控吨半粮高产技术模式》,并编印图文并茂的挂图5万份,发放给基层技术人员、种植大户和农民群众。同时,抢抓冬闲好时机,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技术培训,组织中国农科院李少昆研究员团队深入各县市开展巡回培训,州、县技术员深入乡村开展集中培训,还邀请种植能手讲解种植经验、高产秘籍、传经送宝,全州累计开展培训260余场次、2.5万人次,有效提高了技术普及率、到位率,为今年玉米增产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撑。(记者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