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一块地,离不开具备现代农业知识、技能和管理能力,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农民。近年来,伊犁州在深入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聚焦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落地见效,培养了一大批与农业产业需求相适应、与农村发展相协调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农业生产“核心力量”。2024年,伊犁州紧紧围绕提升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水平的目标,不断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训力度,通过精准培育锻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人才队伍,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水平,激发内生动力。这一年,伊犁州共培训高素质农民1893人,完成率114.04%,进一步推动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而这其中,伊犁州农广校体系成为了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的“主力军”,承担培育任务1474人,完成1577人,完成率107%。2024年,伊犁州农广校体系针对县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农民培训需求,精准遴选,把有意愿、有需求、有想法的高素质农民纳入培育对象。同步推进粮油保供培训和新产业新业态培训,得到了培训学员的一致好评。昭苏县喀拉苏镇农户赵成辉在参加该县农广校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后,购买了一台大疆t60农业无人机,在农业农村局和大疆公司的跟踪服务和指导下,当年就服务了28000余亩地、200余户种植户,创收10余万元。赵成辉说:“经过培训,我们的发展思路更活了,在农业发展中,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是实现农业增产增效的关键,如今我已经确立了发展方向,将逐步扩大发展规模。”伊犁州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魏春燕告诉记者,高素质农民培训对现代农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2024年,伊犁州玉米、小麦、甜菜、春油菜、水稻等单产创全国纪录13项,这些成绩的实施主体就是高素质农民,未来,也将全力探索高素质农民培育新模式,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走深走实。2月11日,伊犁州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组织召开伊犁州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培训交流会,在总结2024年培育经验的基础上,谋划了2025年培训规划。针对今年州农广校体系承担的1260名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将围绕粮油安全,以植保无人机、农机专业等特色大户为主,做好实用技能培训;针对县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农民培训需求,精准遴选、储备一批有意愿、有需求、有想法的高素质农民建立培训库;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现场教学、实践操作等更好地满足农民多样化学习需求。魏春燕说:“我们还将联合疆内外农业院校,充分利用农业院校和社会化服务的培训资源,采取‘送出去培训、走出去研学’等方式开展培训;充分依托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实训教学资源,采取‘缺什么教什么’‘课堂教学+现场操作+互动交流+成果测试’等方式开展技能培训;以线上课堂(小视频)、入户交流和现场指导的方式开展后续跟踪指导服务,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使学员真正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生产生活中;伊犁州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将指导各县市至少遴选出1个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地,规范提升1个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地,为更高质量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奠定基础。”(记者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