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苗初醒绿如茵,田间农人笑语频。3月13日,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孙扎齐牛录镇孙扎齐牛录村万亩冬小麦示范田,嫩绿的麦苗在阳光下舒展,来自自治区、伊犁州、兵团第四师的农业专家及技术人员穿梭于田间,为冬小麦单产提升开良方。
3月13日,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服务团队专家正在进行技术指导。杜磊 摄
当前,伊犁州冬小麦已陆续进入返青期。州农业农村局提早谋划,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服务团队的专家们对伊宁市、霍尔果斯市、伊宁县、察布查尔县、霍城县的农业技术人员、种植大户等80余人进行培训。通过理论授课、现场观摩培训等方式,建立普惠性和个性化的冬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方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多伊犁力量。
据了解,2024年,伊犁州完成自治区下达冬小麦播种面积任务的115.53%。目前,一类苗占比16.46%,二类苗占比49.17%,三类苗占比34.37%。
州农业农村局结合近期伊犁河谷气温分析,预计2025年冬小麦返青时间较2024年晚5天—7天。2月24日,州农业农村局通过视频形式督促各县市开展冬麦苗情、病虫害发生情况的调查,并根据积雪覆盖厚度落实破雪施肥施药技术。3月5日,通过视频调度再次督促各县市积极开展春季冬麦返青苗情监测及春季田管技术指导服务。截至目前,已指导开展破雪施肥面积15万亩。
察布查尔县孙扎齐牛录镇孙扎齐牛录村万亩冬小麦示范田。杜磊摄
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服务团队组长、自治区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建疆说:“伊犁州抢抓有利时机,开展破雪施肥,目前苗情总体较好。因气候原因,伊犁冬小麦返青期推迟。针对这一情况,要持续加强冬小麦返青至拔节期的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牢牢抓稳保障粮食丰收这个关键要素。”
当前,伊犁州正积极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开展春季田管服务工作。经与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服务团队会商,结合伊犁河谷冬麦苗情,修改完善了冬麦返青田管技术措施并下发至县市和种植户微信群,指导农户科学开展春季田管工作。同时,将及早开展春耙增温保墒,促进苗情转化升级;针对不同苗情做好肥水管理;在小麦起身至拔节前及时进行化控,预防倒伏;加强病虫草害预防及应对各类自然灾害部署等措施,确保冬小麦增产增收。
察布查尔县孙扎齐牛录镇种植户吴旭双对今年自家种植的冬小麦实现高产信心十足。“去年,我家种植的5000亩冬小麦,平均亩产650公斤。今年,我家的4750亩冬小麦,力争实现平均亩产700公斤的目标。”吴旭双说,“今年虽然冬小麦返青期比较晚,但有各级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我很有信心再创高产。”
专家在现场授课。杜磊 摄
伊犁州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栽培科科长张冬梅说:“针对伊犁河谷今年冬小麦苗情,为快速提升小麦苗情转化升级,我们积极落实破雪施肥技术,同时与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服务团队在伊犁各县市巡回开展冬小麦返青期田间管理现场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基层技术人员和种植户田管水平,为今年伊犁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州农业农村局还将针对各县市不同需求,持续开展“送餐式”冬小麦科技服务专项行动,利用室内培训、座谈、田间课堂等形式,提升种植户科学种田水平。组织农业技术人员下沉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认真做好苗情调查、汇总和上报工作。组织自治区小麦专家服务团队以伊犁州388块、18.5万亩冬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田为核心,融合高产栽培技术、细化农事措施,辐射带动伊犁州冬小麦单产提升。此外,还将加强与气象等部门联动,密切注意气象预报和天气变化,结合气象预警信息,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指导种植户科学合理进行防治,确保病虫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记者 杜磊 通讯员 赵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