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深入,伊犁州积极推进口岸经济带建设,以通关能力和通关效率“双提升”为着力点,营造优质营商环境,提高产业聚集效应,逐步实现由“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变,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发展新动能。
都拉塔:“智慧口岸”让通关更高效便捷
3月13日,记者在都拉塔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看到,车辆正在有序快速通行,各通道上配套了智能查控检查系统,替代了人工检查,大大缩短了查验时间,提升了车辆通行效率。
“设备具有车体全方位抓拍、历史比对、智能分析以及存疑报警等功能,实现了车体检查各方位同步进行的智能化和信息化。”都拉塔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队长尤书林介绍道。
图为都拉塔口岸集中查验场,智能卡口正在识别车号。卡米拉 摄
近年来,都拉塔口岸紧扣数字化口岸建设,以“智慧海关、智慧边检、智享联通”为引领,积极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创新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口岸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打造“智慧边检”,在边检通道上配套了智能监控、人车识别等设备,上线了智慧边检限定区域管理系统,有效掌握车辆通关异常、非法货物进出境等情况,全面保障了国门安全,进一步简化了通关流程,查检效率提升30%以上。
当日,在都拉塔口岸集中查验现场,记者看到智能卡口正在识别多国车牌号,驾驶员无需下车就可快速有序驶出查验场。“口岸直通”模式应用提前申报方式,实现集中查验场所、国门卡口自动验核车辆放行信息,减少了口岸仓储企业申报、传输信息等手动操作环节,实现公路进出口货物口岸快速通行,精简监管流程,大幅提高货物进出口效率。
都拉塔口岸管委会党政办副主任赖兴荣告诉记者,口岸直通模式正式运行以来,由传统的货到报关变提前申报,实现了单日次货运突破7000吨、通关车辆突破573辆等首单,真正做到了设施设备智能化、信息系统集约化、运行管理数字化、综合服务便利化,大大提升了口岸的通关时效,为外贸注入了动能。
在“智慧口岸”的深入推进过程中,都拉塔口岸持续创新提升营商环境,围绕企业所需所想,开发智能报关系统,打通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报关单据智能审核、智能归类,缩短企业通关申报时间30%以上。通过推出“掌上都拉塔”小程序,提供海关、边检、运管等部门行政事项办事指南,掌握车辆通行状态、货物状态、申报状态等进出实时情况,让企业服务“掌上办、随时办”,口岸企业享受到了实惠。去年,都拉塔口岸发展有限公司的贸易额达3亿美元,同时带动了周边1000名农民工就业。
据悉,2024年都拉塔口岸实现货运通关量67万吨,同比增长52%,货值57.4亿美元(416.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入出境车辆5.7万余辆次,同比增长40.1%。今年1至2月,口岸实现货运量9.1万吨,同比增长42%,货值8.2亿美元(59.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6%,入出境车辆10562辆,同比增长72%。
霍尔果斯:“码”上通关助力国产商品车出口再提速
近日,乌鲁木齐海关首创的“自驾出口商品车快速通关模式”成功入选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批省级典型案例。去年9月,该模式在霍尔果斯公路口岸试运行,一辆辆车窗上贴着二维码的国产商品车在霍尔果斯公路口岸通过智慧卡口摄像头识别后,不用海关查验的车辆无需停留,直接放行。
图为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商品车出口火爆现场。资料图
新疆陆港通国际贸易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恒欢介绍,以前运通卡是一车一卡,需拿着报关单到海关办事大厅排队制卡,现在,通过扫二维码自动放行。以前出一辆车的时间,现在可出2到3辆车,这让相关企业也步入了出口外贸发展的高速路。
在自驾出口商品车快速通关模式下,企业可以在线上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主生成包含车辆车架号、发动机编号等信息的二维码,为每一辆准备出口的国产汽车赋予专属的“电子身份证”,通关时可享受“一扫即过”的便捷服务,真正实现了“一码通办”,整体通关效率提升近80%。
“随着出车效率的提升,去年企业贸易额达到32亿元。今年我们还在塔什干、奇姆肯特开通了海外服务站,为国产汽车做好售后保障工作,助力商品车加速走向国际市场。”霍尔果斯昊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经理梁浩说。
面对商品车日益增长的出口需求,霍尔果斯海关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模式,实行24小时货运通关制度,优化审核验放程序,加强与哈萨克斯坦海关国际合作,压缩口岸接车、电子申报、外方接车全链条各环节停留时间,确保出口商品车高效通关。
据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口岸管理局统计,实行该模式后,公路口岸日均通行车辆达1500辆,增幅超30%,最高一天单日通行车辆数突破2600辆。
科技赋能、创新模式、货畅贸易旺......在“数字口岸”的推动下,进出口贸易“加速跑”,伊犁州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向好。(记者卡米拉 永旭峰 通讯员赖兴荣 冯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