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乳业振兴,是伊犁州加快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关键举措。随着生产环节稳定供应链、加工环节延长产业链、服务环节保障要素链、输出环节拓宽销售链初现规模,加强完善上下游联结机制,为伊犁乳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迈步走上了一条以工带农、以农促工、工农互补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3月25日,记者走进位于巩留县的那拉本源乳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在工作人员的熟练操作下,来自西安的订单产品依次经过加工、包装等环节后快速下线,即将踏上前往西安的旅程。
那拉本源乳业厂长杨清海告诉记者:“3月份生产订单150吨,目前已完成115吨,每天生产量在5吨左右。截至目前,这批订单已完成了80%,预计将在3月30日前按时交工,确保产品准时送达客户手中。”
那拉本源乳业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加码,借助“研发+试验+生产”三级转化机制,成功生产出全脂驼奶粉等丰富多样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多种营养。
近年来,那拉本源乳业有限公司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加码。在稳固传统的全脂奶粉、液态奶领域的同时,新疆特色产品研发也收获颇丰。近期,企业利用乌梅和山楂的独特风味,研发出一款别具特色的奶茶粉,它不仅口感丰富,更具有促进消化的功效。企业在新疆传统奶茶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创新,采用新疆优质的牛乳,结合新疆本地所产乌梅和山楂研发出一款营养美味、促进消化的奶茶粉。目前正在优化产品的包装设计,预计5月份左右上市。
科技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那拉本源乳业有限公司践行“科技+乳业”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与疆内外多家院校科研机构携手组建“乳制品研究中心”,借助“研发+试验+生产”三级转化机制,成功生产出全脂驼奶粉、配方驼奶粉、全脂羊奶粉、配方羊奶粉、全脂牛奶粉、多种液态奶、保健食品、特殊膳食性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等丰富多样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多种营养解决方案。
那拉本源乳业有限公司技术研发经理张连潮介绍,企业积极构建产学研创新体系,先后与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畜牧科学院、石河子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疆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在特色乳工程技术、产品研发等领域取得了突破。
在深化疆内外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那拉本源乳业有限公司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依托新疆的区位优势,与哈萨克斯坦搭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通道,联合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畜牧和饲料研究所等机构,组建跨国“乳业技术创新联合体”,通过“技术引进+成果输出”双向机制,在国际科技合作领域迈出坚实步伐。通过畜牧养殖、生物育种、高附加值农产品开发等领域开展技术合作,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实现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
新疆伊哈牧场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走进位于新源县的新疆伊哈牧场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从新鲜奶源的检验、处理,到奶粉、酸奶等产品的加工、包装,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新疆伊哈牧场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伊犁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一直致力于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该公司副总经理王永忠介绍,企业今年的目标是完成年产值7000万元,目前奶粉和酸奶生产线正在开足马力进行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的5月。
在销售方面,该公司也积极拓展市场渠道,同时推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重点开拓各大景区市场,同时计划拓展海南、湖南、重庆等地的市场。前期企业已经专程到疆外走访市场,了解当地的消费需求和市场行情,为产品的市场推广做好充分的准备。
近年来,伊犁州持续强化优质畜产品品牌建设,全主攻优质牛羊肉生产、努力扩增家禽产能、聚力做优马驼产业、着力稳定奶业生产产业转型。今年又实施了“动物疫病防控提升年行动”和“牲畜品种改良提升年行动”,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截至目前,州直奶制品企业共有23家,畜产品加工企业共有31家。
伊犁州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处干部张志东介绍,在奶产业发展方面,伊犁州农业农村局加快现有23家奶制品企业提质增效,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实施放心奶工程,从市场销售端入手延伸至运输、收购、养殖等环节,稳步推进散装生鲜奶安全整治,探索散装生鲜奶经巴杀灭菌后包装上市销售。去年通过中央资金改造提升奶农合作社8家,今年计划再改造10家,同时推动绿色有机奶牧场创建工作,提升州直优质乳品的品牌效益。(记者赵晓芳来迪娜通讯员曹小娟木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