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在自治区召开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视频推进会上,伊犁州作为工作质效显著、典型经验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2024年10月以来,伊犁州直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自治州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安排部署,高位推动快速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简称“伊犁州工作机制”),一手“牵”企业,一手“牵”银行,撬动担保机构专业优势,深化“政银企担”合作,督促指导县市工作机制精确摸排、精准研判,夯实各方责任,在最短时间内形成了各方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通过近4个月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工作,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促进了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为州直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推进会上,州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阿依登·别克道吾列提介绍了伊犁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五个方面好的经验。一是不断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在全区首创组建伊犁州营商环境局、数字化发展局,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职能进行整合,推动一站式服务,强化创优融资环境、数据赋能金融合力,支持银行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提升金融服务,力促“应贷尽贷”。二是全力打破信息孤岛。充分激发州、县(市)工作机制成员单位职能优势,梳理出州直超过4万户全量小微企业基本信息、近2000户A级纳税人小微企业清单,联合(协)会摸排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破除信息壁垒,实现州、县(市)工作机制融资需求信息共享。州发展改革委积极推广运用新疆融信服务平台,引导州直92684家市场主体入驻平台,推动州直市场主体入驻数量、入驻率均列全疆前列。三是紧扣工作质效。督导服务县市工作机制联合银行机构、担保机构、基层力量“混编”成走访小分队,凝聚工作合力,组建走访小分队摸排企业融资需求,按照“绿、黄、红”亮灯方式为经营主体精确画像,向银行推送1.9万余户“绿灯”经营主体;重点跟踪4000余户“黄灯”经营主体,反向推送县市工作机制再次摸排、研判,在能够防控风险的前提下,破解融资限制,力促“黄转绿”;动态管理“红灯”经营主体摸排台账,力争“红转黄”甚至“红转绿”,确保信贷资源精准滴灌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四是搭建多元融资渠道。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担保费率压降至1%。支持联合银行降低运营成本,确保小微企业享受担保机构、银行机构的金融服务时融资成本下降利用新疆融信平台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授信21.58亿元、贷款支持近6亿元。五是推动产业链金融发展。围绕伊犁州“1+10+X+N”现代产业体系,引导银行机构和担保机构开展产业链金融服务,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为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支持,累计带动上下游近千家小微企业获得融资支持,累计融资规模超50亿元,促进了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记者卢钟通讯员陈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