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在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塔斯巴斯陶村牧业队,新疆马业协会伊犁马品种登记官们正在为120匹伊犁马进行血样采集、体尺测量、特征拍照及电子芯片植入等系统化鉴定,这标志着伊犁马正式迈入标准化身份管理时代。此次品种登记工作将为每匹优质伊犁马颁发专属“护照”,建立可追溯的良种马遗传数据库,这是伊犁州落实《伊犁州直加快马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升马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步。
图为伊犁马鉴定登记现场。(由伊犁州畜牧总站提供)
近年来,伊犁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马产业发展,聚焦“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升工程、优质马产品原料供给基地建设工程、马产品精深加工增值工程、现代马产业农旅融合培育工程、运动马专项性能提质增效示范工程”等5大工程,率先出台全国首部保护马种质特性与开发利用地方性法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马保护与利用条例》,构建起“规划引领+政策保障+法治护航”三位一体发展格局,推动伊犁马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2025年,伊犁州人民政府印发了《伊犁州直加快马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大力推进实施“优良马种品质提升行动、赛马赛事牵引带动行动、马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行动、名特优新马产品品牌精品培育行动、科技赋能马产业创新发展行动”,形成“天马文化+现代产业”独特发展优势。
为深入贯彻落实《行动方案》目标任务,今年,伊犁州农业农村局积极对接新疆马业协会,在伊犁州直各县市开展伊犁马品种登记。新疆马业协会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马业协会伊犁州伊犁马登记与培训计划》,于3月26日至4月25日在伊犁州开展伊犁马品种登记和人员培训工作,协会登记官按照《伊犁马》品种标准(NY/T2831-2015)要求,现场核验马匹信息并采集马匹血样、体尺数据、照片后,植入芯片录入伊犁马品种登记系统,颁发伊犁马品种登记护照。
乔拉克铁热克镇塔斯巴斯陶村牧民江阿努尔·迪汗拜说:“我们家的7匹伊犁马都进行了鉴定登记,等这些马匹拿到属于自己的‘护照’以后,马匹就有了身份证明,也会提高马匹的价值,还会为今后伊犁马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图为工作人员在进行伊犁马特征拍照。(由伊犁州畜牧总站提供)
伊犁具有发展现代马产业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和群众基础,是我国马匹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2024年末,伊犁州直马匹存栏50.8万匹,约占全疆的二分之一、全国的七分之一。
据悉,伊犁马是国产马中率先开展品种登记的马种。完备的品种登记制度是世界马业发达国家的显著特点,伊犁州为发挥伊犁马的数量优势和质量优势,从而确定了伊犁马鉴定登记工作。开展马品种登记,有利于促进自治区地方马种的保护;有利于加强种马的规范化管理和指导育马者培育高品质马匹,完善育种体系;有利于规范马匹交易与流通,杜绝鱼目混珠、良莠难辨和欺诈行为,保护交易双方利益;有利于规范管理马匹竞技比赛和评比,促进马匹身份识别与国际接轨,提高新疆马产业水平。
伊犁州农业农村局畜牧总站品种改良物资保障科副科长吐尔逊江·吾木尔艾力说:“伊犁养马历史悠久,自古就以盛产良马著称,是‘天马’故乡,马文化底蕴深厚。作为我国唯一被认定的乘用型专用马品种,伊犁马凭借其优异性能被誉为‘中国第一马’。通过持续开展品种宣传推广,我们构建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在种质资源保护、冻精繁育技术、智能化养殖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通过建立覆盖育种、养殖、加工、赛事、文旅等全产业链的标准化体系,既保障了种业安全,又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伊犁马’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 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