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最为关心、强调最多的自然资源领域工作。为切实提高对耕地保护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今年以来,州自然资源局四项措并举不折不扣抓好耕地保护制度落实。
一是全面摸清耕地资源家底。充分依据三调成果,查清查实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利用状况与分布,加快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和资源质量分类工作,抓紧摸清稳定利用耕地、难以或不宜长期稳定利用耕地、即可恢复耕地、工程恢复耕地和后备耕地数据,全面真实掌握耕地家底,科学确定耕地保有量。
二是不断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加快推进自治州补充耕地指标跨省域调剂资金项目,对原耕地储备库进行提质改造,进一步增加耕地面积,同时通过扩充自治州耕地储备库数量,提升耕地质量和粮食产能,为自治州“十四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奠定基础。
三是完成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认真核实整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不实、非法占用、严重污染等问题,制定整改补划方案,依法依规分类处置。对错划永久基本农田,按规定进行整改补划。对违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该拆除的要立即拆除,该复耕的要立即复耕;短期内确实难以恢复种植的,要明确整改时限,限期恢复;对经论证审核确实无法恢复耕种的,要依法依规按要求整改补划;对破坏永久基本农田、毁坏种植条件的,严格依法查处。要科学评估现有永久基本农田布局的合理性,结合国土空间规划,预划一定比例的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
四是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压实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六个严禁”要求(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严禁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严禁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严禁违法违规批地用地),形成高压态势,制止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粮田“非粮化”,确保耕地总量稳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