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伊犁州友谊医院边合区院区肝胆胰包虫病外科团队成功完成一例超高难度肝泡型包虫病“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手术,并通过中国移动伊犁州分公司5G云视讯平台面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国家科学外科中心肝肾器官移植专家团队进行实时手术直播示教,实现了中哈医疗技术跨境协作的新模式。
肝泡型包虫病被称为“虫癌”,患者肝脏病灶常侵犯重要血管及周围脏器,传统手术难以根治。该手术需采用国际顶尖的“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技术——将肝脏完全离体切除病灶、精细修复血管后,再移植回患者体内。
手术团队历经10小时以上,成功完成病灶全切及血管重建,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诊疗水平达到世界领先行列。
本次手术通过5G云视讯平台,以超高清画质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国家科学外科中心全程直播。哈方专家团实时观摩手术细节,并与中方团队就病灶剥离技巧、血管吻合方案等展开远程互动交流。5G技术打破了地域限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升复杂疾病救治能力提供了高效、直观的示教场景。
跨国直播手术进行学术交流。
哈萨克斯坦作为肝包虫病高发地区,医疗资源需求极为迫切。阿拉木图国家科学外科中心作为中亚地区器官移植领域的权威机构,对此次手术示教给予高度赞誉。事实上,伴随“一带一路”合作的持续推进,伊犁州友谊医院与中亚五国的医疗技术合作愈发紧密,已与阿拉木图的国家科学外科中心医院签订框架协议。依据协议,下半年双方将互派医生交流学习、进修,在技术培训、远程会诊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致力于提升区域重大疾病诊疗能力。
据了解,2024年,伊犁州友谊医院收治了100余名来自哈萨克斯坦及中亚五国的外国住院患者,门诊接诊外国患者约300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吐尔干艾力・阿吉教授介绍,当日这台手术病例面临自体肝移植的诸多挑战,不仅病灶大且侵犯主要血管,患者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综合团队协作。这台手术不仅让患者在当地享受优质医疗,更通过规范流程化、模块化方式推广复杂手术技术,实现良好施教与推广目的。
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温浩教授表示,此次手术考验了肝胆肝移植外科医生与多学科协作能力,将推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伊犁州友谊医院紧密医联体合作,助力伊犁州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建设。
伊犁州友谊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闻歌说,在自体肝移植手术项目的国际学术交流中,新疆处于领先地位,伊犁州友谊医院已成功完成7例相关手术。此次5G跨国直播手术,是双方在医疗领域合作的生动实践,未来双方将以更多元的合作形式,为中哈乃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患者带来更多福祉。(记者杨静怡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