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伊犁州“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暨《四时红楼——江南运河里的文学、影像与丝绸》展览在伊犁州博物馆启动,邀请各族群众和游客共同开启“博物馆之旅”,感受多彩文博魅力。
17日起至28日,伊犁州博物馆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为主题,推出十余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博物馆主题宣传活动,将历史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人们在享受文博大餐的同时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让“博物馆热”经久不息。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伊犁州歌舞剧院的演员们带来了歌舞、器乐演奏、歌舞剧《解忧公主》片段等文艺节目,让现场观众领略伊犁独特的歌舞文化魅力。
启动仪式现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刘成刚摄
“博物馆承载的是历史的记忆,传承的是绵长的文脉。我们将依托博物馆资源,巩固深化研学实践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拓展馆校合作,深化‘第二课堂’建设,进一步加快智慧博物馆建设步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铸魂。”伊犁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张春明介绍,目前,全州拥有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24家,其中国有博物馆(纪念馆)10家、非国有博物馆14家、自治区级特色博物馆9家。这些博物馆覆盖城乡、主题多样,已成为丰富各族群众文博体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伊犁林则徐纪念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小白杨戍边文化纪念馆、伊宁市克伯克于孜乡尼勒克买里村(社区)种子研学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红军团博物馆、伊宁县温亚尔镇初心向党教育馆、察布查尔县锡伯民族博物院获得第三批“伊犁州特色博物馆”称号,在启动仪式上授牌。
启动仪式上为特色博物馆授牌。刘成刚摄
伊犁州博物馆与南京市博物总馆(江宁织造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四时红楼——江南运河里的文学、影像与丝绸》交流展览当天开展,展览以春、夏、秋、冬四时为轴,以文化意义上的江南运河为底色,从文学、影像、丝绸三个维度,向观众分享不朽经典《红楼梦》中耳熟能详的人、地、事和风情风物,以“鲜花着锦”“树阴合地”“三五中秋”“琉璃世界”等单元串联起文学、影像、丝绸中的美好。
“展览中,我们不仅能看到江南运河两岸人民的衣食住行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旖旎的风光、风情与风物,还能看到新疆与南京、与江宁织造的历史链接。”江宁织造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晨介绍,清代,疆外与新疆的官方丝绸贸易不仅规模巨大,丝绸花色品种还繁多。江宁织造每年织办和运往新疆的各种花色绸缎,是官方丝绸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宁织造博物馆所承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集中国丝织文化7000年之大成,其中也包含着新疆的丝织文化和丝织技艺。
观众欣赏精美的丝织刺绣品。刘成刚摄
本次展览为期两个月,共展出文物40件(套)。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到清代江宁织造生产的众多精美丝织品,如原藏故宫博物院后调拨南京市博物总馆(江宁织造博物馆)的缎匹,它们真实反映了清代江宁织造的历史职能和工艺水平,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还有国家二级文物清代刺绣镶边女袄,用精湛的手工刺绣出一幅春和景明时节徜徉山水的游春图,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高超的织绣工艺和艺术审美。
除了观展,观众还可以参与多点位特色打卡拍照、多种印章的盖章收藏、多题库的知识问答等互动体验,广大红楼梦爱好者在观展过程中也可以过足“红楼瘾”。
观展群众络绎不绝。刘成刚摄
活动期间,伊犁州博物馆还将推出《四时红楼——江南运河里的文学、影像与丝绸》专家讲座和社教活动、“夏日派对——夜游博物馆”社教活动、林则徐优良家风研学活动、线上云游伊犁州博物馆活动、“我是小小讲解员讲述家乡新变化”社教活动以及《纵马鸣弓,封狼居胥——从武状元到将军的成长档案》交流展等多项活动,让各族群众和游客感受历史的脉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记者王志华刘成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