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博物馆开展《四时红楼—江南运河里的文学、影像与丝绸》专家讲座及社教活动
共赏江南运河丝绸之美和文化魅力
5月18日下午,由南京市博物总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教育专员龙浩和社教专员袁方华带来的《四时红楼——江南运河里的文学、影像与丝绸》专家讲座及社教活动,以其生动的讲解和分享,在伊犁州博物馆受到观众和游客的点赞。两位老师带领观众走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了解它的相关工艺知识,共同欣赏江南运河中的丝绸之美和文化魅力。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寸锦寸金”之称,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明朝时织锦工艺日臻成熟和完善,并形成南京丝织提花锦缎的地方特色。清代在南京设有“江宁织造署”,云锦织造盛极一时。云锦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其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格调高雅,在继承历代织锦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又融会了其他各种丝织工艺的宝贵经验,达到了丝织工艺的巅峰状态,被誉为“锦中之冠”,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是中国丝绸文化的璀璨结晶。
在讲座中,龙浩结合《四时红楼——江南运河里的文学、影像与丝绸》展览,从南京云锦的历史、江宁织造的发展、南京云锦中的织物组织结构等方面讲起,介绍云锦的织造技艺和特殊工艺,通过一件件色彩绚丽、图案精美、做工精细的云锦服饰图片阐释云锦的纹样设计、意匠挑花、挑花结本等工艺特色。其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观众领略到云锦织造的精妙绝伦和复杂工艺。
现场观众听得津津有味,并通过实地参观展览感受到中国丝绸文化魅力。来自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几十名学生受益匪浅。“我第一次看到这么漂亮的云锦,了解到许多工艺和纹样设计知识,这对我们今后学习专业很有帮助。”学生麦合丽娅·吐尔逊说。
社教活动中,袁方华老师在带学生参观展览的过程中,让大家认真观察服饰上的精美纹样,感受南京云锦的美丽图案和高超技艺,了解中国传统纹样的形态特征、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提升审美情趣。“通过动物纹样、植物纹样、祥瑞纹样和文字纹样这四类纹样,我向大家介绍了几种比较典型的中国服饰传统纹样,从它们的形象、寓意以及历史发展方面深化学生们的认识和感受。”袁方华说,纹样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它、热爱它。
听了老师的生动讲解后,学生们还动手实践,彩绘出自己喜欢的传统纹样,并分享纹样故事与心得感悟。“这次社教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非遗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使他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更深刻的体会。”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毕雪艳说。(记者王志华刘成刚)